GT60买了将近1年了,当时原先选择它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它的可升级性。随着新平台的推出,对原先不太给力的显卡更换的欲望也愈加强烈。通过一段时间在各大论坛混迹,发现像我这样的本友不在少数,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由于对换卡的种种问题不敢确定,加上对自己动手能力缺乏信心而都在持币观望。由于我最近换卡成功,很想跟大家分享经验。鉴于微星区一直没有一个更换显卡的评测贴,我在原先发了一贴咨询了一些问题的基础上,加上自己在操作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,酝酿了这个帖子。其实说教程不敢当,只是自己的一些实际体会,目的是给那些想换卡又在犹豫的本友们一点信心。在此向各位之前提供帮助的本友表示感谢。
先介绍一下主角:GT60ONC—080XCN,也就是CPU I73610,显卡670M那款
更换对象:NVIDIA GTX680M 4G微星版
这就是680M以及散热模块:
开工,拆开底盖(大家见的多了,就不废话了)
旋下散热器上的螺丝。这里要注意,每一个螺丝边上都有编号的,分别是1、2、3、4,卸螺丝的时候要按照顺序,分别旋几下再换下一个螺丝,如此反复几次,直至全部旋开。回头装上去的时候也是一样的。
卸下风扇,慢慢地取出散热器
可以看见原先的670M了
旋下边上的这个螺丝,显卡就弹起来了
慢慢的拔出显卡(其实和内存差不多的)
晒一下670M和配套的散热模块
观察一下两张显卡的散热模块有什么不同
正面看貌似没什么区别
翻到背面,可以看出端倪了。所说的两块散热模块不通用指的就是这里:由于两块显卡的显存、电容、MOS等的位置不同,相应散热模块的凹凸位置也有所区别,如果混用,就会出现凹凸不一致导致显卡和散热模块无法贴合的问题。
准备好新显卡和散热器
照原样安装680M,贴上原厂显存导热贴,涂上硅脂
再原样安装散热模块,换显卡的工作就大功告成了
开机,发现分辨率变为初始分辨率了,打开设备管理器
重启一下
重新安装显卡驱动
安装完毕,显卡可以正常使用了。打开GPUZ,显卡体质77
大娘认不出来,只显示微星4GB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原先以为一切就此结束,结果发现没那么简单。我一开始是将680M直接使用原厂的显存导热贴,涂上硅脂就这么用了,结果发现显卡温度不正常,轻轻松松突破90,着实吓尿了。(没开一键散热)
无论是英雄连2......
还是CSGO......
就算是3DMARK11....
统统突破90度有木有!这绝对不是个正常的温度!
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折腾(DIY精神的精髓啊),试用过铜片、相变硅脂、更换显存导热帖,更换MX4,甚至加装冰蚕金鱼等各种散热手段,均没有明显起色。
经过反复实践,我忽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:由于显存散热垫的厚度不合适,导致散热器被垫高,和显卡核心无法完全贴合
散热器贴不紧,核心的热量自然无法完全传递到散热片上,导致显卡高温。
为了证实我的判断,再一次拆机改装(这段时间不知道拆了多少次了.....)
发现确实显存垫用的太厚,导致远离芯片的那一端被顶起,显卡和散热器没有在一个相对平行的状态
发现了问题所在,对症下药进行整改
拆下显卡和散热器,贴在一起自己比对一下,确定下每块显存和MOS所需要的厚度具体是多少
在网上买了各种显存导热贴,选择合适的厚度重新贴一次
最后除了个别地方用了莱德尔的1MM,其他都选择了3M,厚度只有0.25MM-0.5MM,相比原先贴的1MM和1.5MM确实薄多了
(3M的特别黏,不太好贴。所有的导热贴淘宝上都很多,价钱不一,一小块也要那么几块钱,其实不便宜)
装好后看看
貌似好了不少(这里建议把所有导热垫都拿掉,把显卡和散热器安装好,核对一下位置,然后再拆开贴导热贴,有个比对,会比较好。此外确定GPU是否能和散热器贴紧,还有一个办法:把显存垫贴好,把硅脂都擦干净,准备一张小纸片,放在核心和散热片之间的位置,将显卡和散热器贴紧后看看纸片能不能抽动,如果在核心上各个位置都无法抽动,说明贴合紧密,显存导热垫的厚度是合适的)
安装好,试试看效果如何(没开一键散热)。
英雄连2:....
CSGO....
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
(经过一段时间测试,大型游戏基本在75—85之间,偶尔还是会逼近90度(没开一键散热),不过基本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了)
跑一下FURMARK,15分钟的1920*1080测试。分数有点低,就算没开一键超频,频率757,但也不至于这个分数,不知道什么原因,好在温度压在90度之内了。
最后分享下跑分吧
帖子到这里告一段落了,原先特别纠结温度问题,特别是开普勒的680怎么会比费米的670更热?看着人家外星人动辄六七十度的烤鸡温度着实羡慕。现在也想通了:
1、680虽然是开普勒架构,但怎么说也是1344个晶体管的怪兽,比670M多了好几倍。高规格在那里,发热肯定是少不了的。
2、670M只是75W的卡,而680是100W的,功耗就高了不少,发热应该也要多不少。
3、GT60只是15寸机型,跟GT70甚至是外星人17X,18X不是一个级别的,人家的散热当然会更好一些。
4、微星一直坚持单风扇,而外星人及很多准系统机子至少都是两个风扇,CPU和GPU各一个,散热能力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差距。
总结一下吧:
1、换显卡其实一点都不难,跟换个内存也差不多。不过硅脂的涂抹和显存垫的厚度选择比较有讲究,不合适的话需要反复试验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理想的状态。关于硅脂我个人是不建议涂太厚,太厚反倒影响散热,只要核心和散热片接触的位置之间涂薄薄的一层就行了。
2、由于时间短,测试样本少,究竟改造是否彻底有效,还有待进一步验证。初步来看现在的散热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,但还不是很理想,还有改进的空间。
3、关于散热问题,我是折腾了比较久,其实最关键的就是芯片和散热器之间是否贴合紧密,硅脂涂的好不好,以及风扇是否正常。其他辅助散热方式比如铜片、散热垫之类效果微乎其微。
4、我换的是微星的卡,操作比较简单,如果是换蓝天或者外星人的卡,可能涉及到改驱动签名和刷VBIOS的问题,而且由于微星卡没有SLI接口,相对价钱比较便宜。所以建议大家直接买微星版的卡。
5、由于GT系列机子电源都是一样180W的,所以180W带680M是没有问题的。但是如果超频就不好说了,建议换230W以上的电源以满足超频需要,但目前主板是否支持尚不明确。
6、微星版680的默频是771,比蓝天外星人版的要高,但是跑分不给力。这里要说明一下如果不开一键超频的话频率只有757,开了一键超频才达到771。
7、目前打算先不折腾了,目前680M默频也足够用了,温度压不住的游戏就开强冷,基本也能压到80度以下,噪音的话声音开大点也不是很明显。至于风扇,100元一个也不用太在乎了,转坏了再换一个,总比显卡CPU主板烤焦了强,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就得不偿失了。
8、至于保修问题,只要不是显卡问题还是可以保的。总之我的670M还留着,以备不时之需。不过如果有人想收出掉无妨。
9、670M和680M的散热器是不通用的,通过打磨或许可以实现共用。但是据我观察打磨成型相当费事,而且自己动手很难保证散热质量,建议直接购买新散热模块。
10、180W电源带680已经是极限,不知道今年微星新款780的机型电源适配器有没升级?780M的功耗貌似是122W,电源如果还是旧款的话,基本也就和超频无缘了。
最后给各位想换卡的本友一点个人意见:
如果是GT70,可以直接上680以上,17寸的机子散热会好一些。
如果是GT60,可能要忍受一定的高温和风扇噪音,玩杀手级游戏的话强冷是要开的。
如果对温度和噪音比较敏感,可以选择675MX或770,价格在2000左右,性能也不错,性价比比较高。
最后,祝大家都能换卡成功!